今年國片大爆走中,我N刷最多次的電影是「刻在你心裡的名字」,但我一直狂推薦的電影是「無聲」,簡單的說,就是好看的商業片。


重刷「刻在」是因為我喜歡它的情感流動、運鏡、電影配樂,但嚴格的說不算是一部普羅大眾都覺得好看的商業電影。(跟同志題材無關)


但我覺得「無聲」已經到達我心中好看商業片的標準,雖然我只看過一次,但好的商業片只需要很多的觀眾去看一次,也就足夠了。它的內容雖然探討的是嚴肅的題材,但在拍攝手法上非常緊湊,情節上的高低起伏也到位,完全達到了商業片的標準。有深度的電影不一定要拍的沉悶,一個講特教題材的電影,相信比其它題材受眾更限制,這部片沒有採取台灣片慣用的長留白,而是以劇情的堆疊完整電影的架構,使得生硬的內容能以更有張力,更戲劇化的方式引導觀影者入戲。


在演員方面,本土優秀演員大爆發,本片中女主角清純的演出讓人覺得有代入感,仿彿天生聾啞,另一位入圍最佳男配角的韓星,在大家小清新的演法下,反而覺得他演的過於用力,感覺很像韓片常見的殺人魔,看片後訪問這位韓星通常在排演時都沒有很認真演,隨便演到連導演都很緊張,但正式上戲時演技就大爆發,這可能就是我覺得格格不入的地方。

20201016004670.jpg
有人詬病它說沒有完整的說完一個故事,但寫實的故事本來就不一定有完整結局,它只要講出它想講的東西就足夠。但是到中後段大魔王變成重點,導致主線的力道突然減輕,想講的東西還在,戲味就淡了一點,也讓這部片因為敘事的方式,有點像記錄片的感覺。


但整體而言,真的好看。


台灣電影業的問題就是太多好看的藝術片,但有票房實力的商業片太少,振興電影產業無法一直靠政府的補助,韓國電影產業就是最好的借鏡,電影產業要長久經營下去,就必需要各種電影百花齊放,特別是有票房的商業片,有利潤的行業才會有投資人投資。


這部片是在電影院看預告時被吸引,好的預告片及宣傳真的很重要!!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來不是任何明星的鐵粉,但csi不論是拉斯維加斯、邁阿密及紐約都是我的必追清單,其中拉斯維加斯更是我的最愛,好看是因為每部都能突顯區域特色及個人性格,像拉斯維加斯就是陰暗血腥的賭場犯罪,紐約走高科技菁英手法 ,邁阿密壯男及美女的視覺性謀殺,而主角的個性也隨著劇情的展開形塑成主要的性格,這就是這系列影集的吸引人之處。

 

但..........當我一看到實驗室也太光亮了,就覺得這個風格應該歪了,果然!!!

 

在新的csi原主角變成配角就算了,主角也許是為了政治正確,找了一堆不同膚色的主演,看完後還是無法突顯角色的風格,葛瑞森及莎拉的能力變的很弱,一堆講狠話的正面鏡頭,加上線索的低智化(為了突顯主角的聰明,證據擺在眼前別人都看不到),貫穿整季的主案件一下就猜到兇手了,最後看不到最後一集就放棄了,自我懷疑這麼難看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還我風趣機智的葛瑞森小隊><

 

0b1b5194-ea44-4ef9-8ffc-e1e80a680e76.jpeg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第一天上線Netflix,聽說這是Netflix購買最高價的國片,第一次購買會員表達支持我對Netflix的決定。

 

maxresdefault.jpg

 

雖然我個人偏愛這部片,也覺得本片有不少問題,但是整體而言還是感動我的,但沒想到在大陸的網友負評這麼多,覺得很可惜,就算是有瑕疵的片子也不到這麼多的負評,也許是行銷作的太好,導致期待太高。

 

問題之一剪輯問題,很多網友在開頭都說分不清倆個人的長相,如果長相分不清楚的話劇情搞不理解就很正常,畢竟年輕時期要交代很多感情線; 而感情突然變深刻也是大家的問題,我猜想因為是導演的故事,他要反映演出來是當時曖昧不明的情景,所以即使有後話也是放在小說中,但我的問題是要嘛都不要放Birdy的回應,要壓抑就壓抑到底,但有的部份有演有部份沒演,這部份容易造成觀眾的困惑。

 

問題之二老年部份的情節,相信大部份的人連我都覺得不需要,若是後半段用birdy的視角,或是在年輕時的美好就結束,不是更討巧的作法嗎?偏偏最後要放成年的相遇,撞牆的機率很高,但這就是片名的故事吧,也是導演自已的故事,我覺得這部份的存在是必要性的,只是覺得長度過長,在酒吧的時間真的太過拖沓到出戲,如果把多出時間放在青少年時期的感情鋪陳,可能劇情會比較完整。 選角的話王識賢可能是大家熟到容易出戲吧,相較於戴立忍的外形及演技都恰如其份,這段真的可惜。

unnamed.jpg

問題之三birdy的演技,很多人覺得是因為birdy演不出來對張家漢的感情,所以無法感同身受到他們感情的深刻,但是演不出來跟沒有要演是有差別的。像是放氣球那段birdy故意跟斑斑打情罵俏,小說上說有敘述birdy其實有回望家漢,這段才有感覺是為了家漢放氣球的,但這部份肯定就是導演沒有排這段戲或是剪掉,而且這部片以家漢為視角,情緒都很完整之下也好發揮,birdy的內心戲多且複雜,最難的情慾戲也是他為中心在表演,希望網路的評價不要太傷了他的心。

 

這部片從氛圍到劇情都走很壓抑及隱喻的路線,有類似的經驗的人會比較容易身有同感,我在看「北影版」時候,旁邊的男生從頭哭到尾> < 瀏覽過Youtube的留言區後會發覺這部片真的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我覺得這是柳導自已的故事,他希望未來有一天自已可以得到有回應的愛,所以三十年後的重逢劇情是必要的,給遺憾的結局帶來一點希望。

 

但對一般觀眾的話,可能要看很多遍或是看影評才會懂,連我在大螢幕看過這麼多次,在Netflix上才發現在MTV他們看的片子是鳥人,要看過春光乍洩才知道片尾在致敬,太多的留白及曖昧不明的情緒是導演刻意的作法,但導致整部片沒有這麼順暢,所以評分也兩極化。

 

但我還是喜歡這部片子,因為它有感動到我,真的第一次這麼喜歡電影的攝影跟配樂,也體會到攝影跟配樂的重要性,這些元素把人物及情節襯托的更加美好,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這部片。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年頭好的電影主題歌真的很重要,又是被粽邪的主題曲拐進來,不過真的很好聽,而MV 總是拍的比電影好看,好像變成定律,那先欣賞一下主題曲吧~

 

 

很多人都留言粽邪2比粽邪1好看很多,抱著應該不錯看的心情,結果超大失所望,2020年看了不少國片,很少一部片是從頭到尾都好看,但是總有某部份吸引我,像是「孤味」劇情的後半段火力集中,「親愛的房客」陳淑芳阿姨的部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演員表現出色,粽邪2我從頭到尾都出戲,所以我找不到任何吸引人的部份,本來想說起碼「跳鍾魁」應該是亮點,結果拍的很像過場,完全沒有感覺到重要性,最後看完整部片不知道重點在哪?


這片的問題跟「孤味」很像,想講的東西太多,「孤味」雜但好懂,「粽邪2」把一大堆神明鬼怪都請出來,對於沒看第一集跟與民間習俗不熟的人來說,會覺得超級混亂,先是「鬼師父」、「椅子姑」、「送肉粽」、「跳鍾魁」,劇情沒有解釋下就一個接一個,中間沒有敘事的鋪陳,所以看不出關連性,我要上網查這些習俗的緣由才知道來龍去脈,導致每個主題都是很零碎的支線。我相信一部電影只要表現上述任何一個題材,就可以讓整部片故事脈絡清楚易懂,而不是把電影的每一幕塞滿,令人喘不過氣。

 

粽邪1.jpg

 

本片一直營造恐怖恐怖的氛圍,沒有緩和的停頓,所以情感一直被拉扯在高點,但情緒無法蘊釀,情節就沒有高潮起伏,每一幕的驚嚇程度就沒有那麼大,像是老片「七夜怪談」最後給我的驚嚇真是永生難忘。加上前面的支線太多收不回來,結局就很草率,最後的重點鬼師父轉世要殺七個人,七個人就露個臉而已?像是孕婦、挖出鬼師父的人,然後就沒了? 結局女主角用鍾魁劍一劈鬼師父就沒了,那為什麼李康生不自已劈就好了?片子劇情發展的詭異令人不解。


劇情中有個胖子實在很吵一直在插嘴,後來發現好像是第一集的延續,只能說串場應該有更好的形式。李康生慢慢吞吞的台詞很讓我出戲,台詞沒有跟著戲裡的情緒起伏走,後來上網查了一下資料好像是之前有中風的樣子,因為沒看過他其它的戲無法確定,最後出戲點是陳雪甄康復後在醫院天台上,她這時候的下眼線也太明顯了,我覺得我已經出戲到吹毛求疵的程度了~~

 

這部片我可能是期待太大,所以失望也大,雖然本片開出亮眼票房7120萬,但要吸引國內外投資方需要有更好的內容,更簡潔的故事情節來吸引國際眼光。而投資方有亮點,一個是專門投資的識富天使會,一個是黃立成,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重視台灣的電影產業,希望在國片百花齊放的今年是個好的開始。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大賣座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覺得認真的行銷宣傳更為電影加分不少,台灣有相當多好電影,卻少了有力的行銷包裝,所以這部片除了是台灣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同志電影外,更重要的是它也帶動其它的片子努力映前映後與觀眾互動,而非被動等觀眾入場。

從FB的粉專經營來看行銷的歷程,粉絲專頁19年1月28日開始經營,19年6月殺青時第一波媒體露出,正常媒體重點「小金城武+小周子瑜」,但吸晴較高的新聞還是屬於鏡周刊「爆雙鮮肉口交戲來真的!傳李烈坐鎮力阻」這時的互動察大約200個讚左右。第二波媒體活動20年1月超前預告片上片,按讚數約有1千多個,而新聞重點是以「返校」走紅的「國民學弟」曾敬驊,但大部份的人包括我看完「返校」,覺得片子及女主的印象勝過男主,所以宣傳效果應該不大。第三波新聞配合2月中金馬奇幻影展開幕片及國際版海報露出,「小鮮肉」下泳池等。原定上映時間為6月因疫情延到9月,所以超過1年的宣傳期,密集度蠻高的,前期的活動主要是媒體的曝光。

刻在-媒體.jpg

接近上映時有校園講座分享、口碑場、星空場、歡唱會、影人QA、簽名會,從倒數100天開始請藝人講自已的觀影心得,還上各式各樣的訪談節目,最近的新聞是金馬獎得獎報導,大量映前映後活動應該是票房亮麗的主因,為了追星而吸引追星族N刷,目前看到最多的是57刷,但這個模式需要明星要同一家經紀兼電影公司,主角之一的陳昊森才有辦法近三個月以上的宣傳期都配合出席,像是曾敬驊上映後半段的活動就沒有參加,而「親愛的房客」10月23日上映,主角莫子儀11月26日就新片開鏡,宣傳時間也減少。雖然不好複製,但也可作為其它電影公司的參考。

刻在_映後.jpg

可能因瞿導自已投資,或者想要達到票房破億的記錄,從9到11月總共幾百場影人出席活動,非常用心的宣傳,同為行銷人,認同行銷就是要利用及爭取各種機會曝光,用包山包海的方式吸引觀眾進場,而不是用溫情喊話的方式要求觀眾買單。金馬講座時侯志堅說配樂雖然很重要,但配樂的預算在電影的成本佔比不高,相信行銷人也有同感,但起碼今年無論是觀眾或電影公司都看到了行銷、配樂、攝影等的不可或缺性,每年不一定有面面俱到的好片,但只要電影中有某些元素可以感動到觀眾,這就成功了。

可惜在國際行銷上,目前觀察到的行銷活動較少,像是FB的英文版只是把中文簡要的貼過去,而twitter主頁也只更新到3月,瀏覽網友的留言,大部份都是幾個認真的網友自發上傳相關圖片,反而各國粉絲自動tag #YourNameEngravedHerein 的資訊一直在更新,最近則是外國網友針對Netflix即將上映的推文比較多,這部片套用微博上的網友的意見「只看臉可以稱的上亞洲同性戀題材天花板」,這是非常好的宣傳題材 ,如果能有效的運用現成素材在各個國際平台作推露出,像twitter、tiktok等作推廣,配合外文翻譯的露出,相信對於國際能見度會更加提高。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以為孤味是八點檔的延伸,出乎意料的沒有想像中的煽情,但更想不到為了媽媽去看的片,媽媽竟然看不懂 ><不過她看不懂的點我感同身受,支線太多又穿插回憶的戲份,對媽媽來說是看不懂,我則是無法入戲,直到大姐謝盈萱的戲份加重後,我才慢慢接回片子的情緒。


台灣電影的時長很多都接近2個小時,親愛的房客1:4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1:54、孤味2:03、同學麥娜絲2:02,如果要講的東西很多,很容易無法交待完所有的劇情。媽媽加上三個女兒的支線已經很多,加上被送養的女兒,又有時不時出現的回憶,時間短到每個人的故事都很片段,觀眾的情緒也很難連貫,之前聽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仁堯分析,他的新片「同學麥那絲」片中的女性角色都很扁平,因為劇情無法同時發展這麼多條支線,會影響電影的走向,更無法說完每個故事。但像是前陣子看完的「陽光普照」,蔡頭雖然是配角加反派,但是他的故事自然融合在情節中,像是坐在車內不敢抽煙,天台上跟陳以文的對話,細節化豐富了他的角色,不再是扁平的反派,同時也把個性立體化,所以說多支線的戲真的考驗導演的功力。

7025551.jpg
演員方面,大概是從謝盈萱大姐快知道癌症復發後開始入戲,可能是這個角色的故事性強,所以她發揮的很好,但又覺得這個設定跟俗女養成記有點雷同,都是叛逆的新時代獨立女性,怕她這類角色演太好,就從此定型,不過這部片我的淚全都是為她流的......

裡面孫可芳「同樣是女人的心情,妳為什麼不能了解」發音順口到我覺得好像在演八點檔(後來才知道她是全劇最正統的台南腔國語..............),但一直幫小三及N年沒有照顧家人的爸爸講話這個人物設定,同樣是女兒的心情,我不能了解。

我比較喜歡陳淑芳阿姨在「親愛的房客」中的演技,可能是比較外放,我真的無法分辦面無表情跟內斂細微的差別,我希望起碼嘴角要有點抽動,眼神要有些許閃爍,就算是鼻頭有點抖動都好,像「親愛的房客」中阿姨在過世前看到親人的畫面及在醫院看到別人鋸腿的反應,我一直印象深刻。

最後吐槽一下這部片唱歌的畫面也太多吧,跟「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歌曲本身真的都很好聽,但片中出現的時間太長,反而覺得音樂過多太刻意。

推薦徐若瑄唱的插曲很不錯聽,希望她能在監製這個角色發光發熱,畢竟台灣演員很多,但監製卻不多~~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刻在你心裡的名字」我應該7刷了,有史以來看過最多刷的電影,第一次看覺得張家漢好深情,第二次看覺得Birdy更痴情,第三次卻愛上了電影的詩情畫意,主角充滿張力的對手戲,搭配上鮮活的配樂及攝影搭配,終至第七刷。

IMAGE 2020-11-18 20:56:54.jpg

游泳池的開場,我覺得是全劇鏡頭和配樂最好的一幕,以全藍的澄淨背景,帶出全世界只有我在注視你的情感,但卻帶有一點點的懸疑感,讓人開始期待這兩個人未來的情感走向。

2020030559875129.jpg

在出櫃的家中,從模糊的電風扇帶到Birdy的臉,及家漢爸爸、媽媽的表情,有風雨欲來的感覺,雙方情緒從蘊釀、挑釁、衝突、到愧咎一氣呵成。加上運鏡的輔助,雙人對峙,Birdy在陰影處的畫面,再切到單人,情緒層次分明的堆疊,這是我最喜歡的場景情節,我覺得也是Birdy表現最好的一場,因為劇情的設定,之前相較於家漢的情感充沛,Birdy的表現受限,而出櫃這場戲則充份表現他的表演實力。看這麼多次,收獲最多的是Birdy有漸層的演出~~~

1*-knTM1l0WpKIYnfBTiKq8Q.jpeg

彩繪玻璃那場,應該也是很多人的最愛畫面之一,美術指導姚國禎說明這是用白膠畫上去的,這一幕美的帶有衝突感,只能說有限經費造就超強的劇組。(泣....)

606e-imvsvza0680241.jpg

不喜歡的場景就是瀑布的景,一是跟前面偏暗黃的色調差太遠,二是畫面很像是沒有版權的國內KTV,用大量的風景填入,跟前後有質感的畫面差異很大。而神父跟張家漢聊天的房間佈滿神像,由於大部份的場景都是在對話,所以集中在特寫鏡頭,可惜少數出現的全景都是很動人。

座談會有講到攝影師和導演對於遠近鏡頭的衝突,但只聽到瞿導說兩個主角都很帥所以要特寫??雖然沒在現場聽到回答,但在姚宏易得到金馬獎最佳攝影後受訪談到 ,「這個片子跟以往差別性,是片中前面回憶的部分,用非常特寫來呈現,特寫對於搞攝影的,是非常抗拒的,這麼特寫有點像電視,也跟瞿導、劉導,抗拒一段時間」,他不斷說服有些東西(鏡頭)放開一點比較好看,沒想到瞿友寧十分堅持,他笑說:「我以為瞿導大概過1個禮拜就會鬆懈,忘記特寫這件事,結果沒有,還是全特寫」,導致他拍攝過程都非常地戰戰兢兢。

刻在-攝影.jpg

第七刷其實是為了攝影師姚宏易的映後座談,因為媒體上他的訪問就不多,所以特意選了有他出席的座談會參與,可惜大概因為入座率不高,所以又把男主角曾敬驊加入,票房果然瞬間爆炸,但加了這麼多影人的座談會要講到什麼東西呢?真的就是很歡樂的座談會,但最深入的反而是曾敬驊的發言,雖然講話內容很發散但都跟表演相關,覺得他真是個喜歡表演的人,希望他可以繼續保持下去。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83907295-40ed4037c2eb1d8d9429ba44070962e1-750x438

在隱約記得小婦人內容的記憶下,對照著「她們」的劇情,覺得有種模糊模的清晰感,隨著劇情的發展,男配勞里和主角及么妹都有情感上的關連,很明顯不會是這部戲的主軸,但卻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來描述這三者間的感情變化,相較之下沒有那麼著重於主角自身的發展歷程或轉變的鋪陳,後來接續看了其它片才知道扮演勞里的演員是當紅明星,主演過伍迪艾倫的雨天紐約,不知是否因為這個原因而加重他的戲份,但整體上覺得劇情可以發揮的空間被排擠了許多,而主角過於誇張的表演方式也是剛開始無法接受,後來因為角色算蠻分散,也分開了注意力但整體的影評看下來全是好評,覺得是否有點過譽~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聽了很多的podcast,覺得蠻多都是在混時間,可能是個人的頻道,加上希望拉近與聽眾們的距離,熱愛講廢話及髒話還有紓發個人心情的超多,身為一個理智的聽眾,不排斥這些髒話跟廢話,但這種情緒化的用話,自已講不是比較爽嗎?聽別人講是多有趣?真心希望這些跟主題無關的話可以少點。

 

「寶博朋友說」是輪播廣告所推薦的頻道,本來怕太過專業會聽不懂,但看到第一個講者是Fenix瞬間信心上升,因為曾經聽過他的演講,從創業的智能家居到安全帽,演講內容精采有趣,還曾經有演講標題直接寫「北美暴力創業美學」,就是因為他的內容相當直白,這些特色也使他的演講充滿吸引力。

 

不過這期的內容是討論區塊鏈,雖然我也有買進比特幣,也不出意外的掛在高點,我單純把它當成另一種投資選擇,所以我就以門外漢的角度來分享心得。

 

Fenix曾用區塊鏈打造運動博弈平台,他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利用區塊鏈的特色,打造去中心化的平台,因為一般的賭盤都有莊家,有人為的賠率設計,所以他想利用區塊鏈消除這些人為的影響,但是他發現像在只有AB兩者的賭局下,賭徒買A會贏,仍要下注B作避險,結論是以博弈為出發點,仍無法利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特性,這也因為不符合的他的初衷,所以最後也放棄了這個專案。

 

而在博弈平台公平存在嗎?在博奕的世界沒人在乎公不公平,就算極度公平,只要有人輸就會覺得不公平,而真正在乎公平性的人,就不會去賭。反而有些博弈類的遊戲刻意創造不公平,像是德州撲克,如果大家都拿到爛牌,遊戲就會很無聊,所以就會故意設計不公平的遊戲,很多遊戲的設計需要的是平衡,而非公平。

 

在他心目中Fomo3D最能符合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又可賺錢的理念,作者開宗明義說這就是詐騙,早先投入的人可以分後進參與者的資金,每當有人再注資,遊戲就延長30秒的時間,時間到後,最後一個注資者就能得到所有的資金,它就是最能體現區塊鏈精神的社會實驗。像其它的遊戲無法利用區塊鏈的特性,而讓遊戲變的更好玩,對他來說就是無意義的區塊鏈產物。

 

太聰明人的話很難辯駁,所以連主持人也明顯屈居下風,最難得的地方在於他可以用簡單扼要的方式說明,連一般人都可以了解,而不會在一堆專有名詞中就放棄聆聽節目,尤其在一個時長快1個小時的節目之下~

 

我雖然不理解區塊鏈,憑我的智商應該也很難了解,但放棄理解而一味的去dis新事物,也會扼殺自我的成長,感想來自於某個說自已不懂,所以就一直dis區塊鏈的名人。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然之下看到有月釀杯講座,覺得是個特別的議題,抱持著看看的心態去聽演講,沒想到內容相當有料,除了很多實用的案例分享外,她的作法也令人驚艷。這個月釀杯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但因為市調顯示美國有80%的消費者使用綿條,而台灣只有0.2%消費者,這樣的消費潜力當然沒有廠商想引進產品。

 

在這樣的情況下,創辦者面臨沒有投資者的情況下,只好從群眾募資著手,而這個產品的特點及獨特性夠,所以募資上線第一天就募到3百萬,而最後募到1千多萬的金額。因為創辦者原本就是從事相關女性用品產業,所以一直有經營相關社團,因此可能為成功的募資打下基礎。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創辦人勇往直前的勇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她在還沒有確認產品是否可以合法銷售前,就開始進行。在現行法令下,台灣市場上若沒有類似的產品,就必需作臨床實驗,這樣立馬燒掉2、3百萬,因為台灣對於醫療相關的法規相當保守及守舊,業者面對大部份的狀況,有能力的就去找立委想辦法,能力不足的只好自認倒霉,而創辦人的經驗有趣又非常幸運,由於她在很多公開場合都講述她面臨的問題,會後即有業內人士提供建言而化解法規上的疑慮。

 

找製造廠時面臨有意願廠商不多,加上廠商必需先申請有製作此類商品的核可才能生產,最後幸好在不斷重覆溝通下終於找到大型工廠接手,此時工廠剛好也要重新送工廠證照給政府核可,所以此時就順便把此類產品放上,終於順利生產。這時一定要找到董事長這種高層,開始想作一些好玩的東西,或是照顧年輕人發展,不然一般業務人員看數量少,連接單的意願應該都沒有,所以找對人很重要。

 

開始銷售後發現此類產品不能在網路上販售,由於網路的社群經營是主力,所以網路上銷售非常重要,此時她們利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把議題拋出後,再寫信給原參與的募資者請他們支持,達到附議人數後,政府就一定要回應,最後在跟政府充份的溝通下,法案也就通過了,像是一種天助自助者的概念。

 

她也完全不作數據分析,因為比0.2%還小的多的市場,數字分析對她而信也沒有意義,她坦誠這個過程讓她上癮,未來她還會繼續作類似的產品,一樣採群眾募資,但是現在的平台大者恆大,利潤抽取也變高,同時還挑案子接,所以未來要走類似路的人會比較辛苦。

 

創辦者初始的想法很有趣,因為她的出發點不在賺錢而是熱忱,因為這個產品可以用10年都不會壞,所以消費者很少回購,也很難賺的到錢,但這個產品已經出口到日本,目前是靠日本市場賺錢。這個創業的過程很勵志,最重要是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都很別出心裁,一般人都不會想到,但也加了很多幸運成份,希望所有的創業家都可以有這麼勵志的過程,加上這麼好的結果。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ateghter 一開始會去這個活動,因為一直不覺得這種陌生人的聚會的成功率會有多高,但是這家公司竟然可以募資成功,時間也是超長的2小時半,不過整場包含創辦者創業10年的人生經驗內容值得一聽。

 

他從大學時期開始創業一直到現在,總共創業了3家公司,不像其它的創業公司項目倒了就開另一家新公司,之前的股東只好認賠,而是全都是同一家公司,覺得是負責的創業態度。剛好主講人在更新投影片,所以內容完整很多,包含過去的創業經驗到現在及未來海外拓展計劃,都有完整的說明,一步一腳印的創業足跡及轉變,從一開始的「食我卡」做為近千家餐廳的折扣,因為商業模式的限制所以一直轉型到目前的Eateghter。

 

因為餐廳的分潤很難執行,剛好這幾場我都有聽過~~是我潛意識比較喜歡餐廳嗎?愛評網曾經提供合作餐廳ipad,可惜餐廳的員工不會使用或是根本找不到放在哪裡,而目前在小型餐廳市佔率高的POS系統iCHEF,同時也寫不出來這種分潤模式,所以餐廳或是新創的問題點都是獲利模式,Eateghter目前是收取vip會員會費,未來會嘗試線上與店家合作分潤的可能性。

 

之前的目的都是尋找與餐廳的合作營運模式,後來才發現應該是要確認消費者找餐廳的需求,陌生人吃飯的需求一開始並不是一個覺得可行的概念,所以直接寫了一個網頁提供陌生聚餐的配對,其實配對也只有工讀生手動撮合,活動訊息只在創辦人的FB發散,最後1個月有3萬人參加,顯示這個市場有足夠的潛力也給了創辦者信心,同時也用這個數據資料去參加許多創業比賽,得到不少創投的投資資金,所以在對創業模式沒有信心的時候,採用最小可行性產品測試市場才是最實際的方式。其它市調資料其實都很虛幻,要看市調的採行樣本及數量樣本是否有代表性,還要有足夠的經驗判斷分析,這樣很難得到一個公允的結論。

 

再來是資金的需求,其實人際關係的網絡在新創公司一直都很重要,維繫好關係,哪天需要時就運用的到,就不會很突兀的提出資金需求,但這一直是對大多數人很困難的一環,人際關係的經營就是很大的學問,最重要的是「要站在對等的立場上,別人才會理你」,伸手族不如好好提昇自已到一個可以對談的境界,才是有意義的合作互利關係。

 

創業到今年一直在優化網站及APP內容,明年預估要開始作大規模的行銷及進軍日本,初期已經試水溫,也得到不錯的反饋。明年開始要進軍海外,是因為有獲利嗎?同時作行銷及進軍海外應該都是很燒錢的事,還是想要快速獲利嗎?募資金額看起來不算大,除非持續不斷募資下去才有可能維持下去,還是這是普遍新創的作法,什麼都要快速擴張,最後就是一直燒錢。

 

越來越多的創業在講如何解決人際溝通的疏離,是科技讓人們的關係越來越遠,還是只是一直都很遙遠,但是科技將這些深藏的需求挖掘浮現出來了?

 

另外有加碼提到交友網站經營,交友網的消費主力30-40歲的男性,目標20歲世代的女性,但20歲世代女性的對象是同世代的男性,所以配對很難成功,加上20歲世代女性本身在交友上困難度即不高,所以像很多交友軟體以男性名稱登入配對成功率就很低,但女性名稱登入就立即配對成功,這也造成市面上大部份交友軟體造假的共同現象,除了第一名的tinder外,大部份的女性會員都是非真實的資料,所以也無法有真實的結果及後續。

 

交友網這類軟體的失敗是不是表示這種人際關係,很難用科技去媒合,用金錢衡量後的情感難以具體化也無法維持,因為情感本就非數據可以測量的標準。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一開始的問題在於語言,主講人陳士駿比較想用英文講,結果底下有回應想要聽中文,變成主持人中間會簡單作中文結論,但整個感覺就是好像講英文才正確,雖然內容真的相當基本,但是台灣本就非以英語為主的國家,像這類小型創新演講,很少是全英文的內容,之前聽過的演講會預告為英文的議程,所以聽眾預期會是英文方式進行,最後折衷則是中英文雙聲帶,當然對現場大部份的人有點浪費時間,但起碼是對付費的人尊重,所以事先告訴演講的內容的呈現方式是重要的,這一場覺得好像英文不好是觀眾的問題,若是免費的活動可能大家比較不會計較,但付費活動就要拿出專業的態度。

 

主持人問以往作哪件事他會後悔,他回說是不是大家都覺得把Youtube賣給Google很可惜,但是當時沒有像今日的AWS,所以要一直買伺服器成本很高,加上又一直因版權的問題被告,在YouTube還不成氣候時,游走灰色地帶讓它快速成功,但成名後就必需認真面對合法性的爭議,他們當時沒有心力及資源處理這些問題,所以他覺得當時賣掉是合理的。像台灣最早Uber往高端黑頭車發展時,小眾市場沒有人在乎合法性問題,但是後來向下延伸至家用車市場跟計程車搶生意時,就無可避免的引起政府的關切,所以在一開始不管合不合法的問題,等到市場成熟了看狀況再說,好像是很多有名的獨角獸的成名途徑,像是Airbnb、Uber等,但是處理的好不好也是成為未來發展的隱憂。

 

募資上他覺得目前的新創都估值太低,覺得野心不夠大,這也跟之前一些其它台灣的創業家的例子不盡相同,他們不想募資太多而才不會覺得負擔太大,這也跟新創的潮流相反,他們都要求追求極高的報酬,這可能是文化上的差異所導致。

 

他對於台灣創業前景有點悲觀,在人才方面,他覺得有創業精神的人,應該是股份要求多而現金少,因為創業這回事本質都是在追求本夢比,加上新創公司本來資金就有限,寧願花多點資源在開拓市場或完整產品上,但是台灣大部份的人都希望多現金少股份,跟他心目中的創業差很多,所以他現在大部份仍是投資美國的創業公司。這就像朱元璋打天下,也要看打天下的機會成本,亂世成本低,太平盛世成本高,在保守心態下大部份的人還是都追求落袋為安。

 

在政府方面同樣也遇到不少挫折,像是台灣的政府及投資人比較沒有遠見,要求要在短期內就看到成果,主持人同樣也有天使投資人身份,則直講很多台灣的孵化器業者都是在跟政府申請資金,沒有什麼作品產出,不少團隊也是靠政府比賽拿獎金,可能過了2年還是同樣的團隊在比賽,這些種種的原因,所以台灣一直沒有國際獨角獸出現,加上他以前在矽谷,很容易就見到不同的合作對象,像當初把Youtube賣給Google花短短幾天就搞定,現在台灣好像很麻煩溝通到Google等這些大公司。

 

在台灣投資就必需面對本地的問題,若要跟當地的政府及人才對接,中文還是必要的工具,如果台灣真的各方面都相當完美了,本來就會吸引很多人才資源的加入,而不是被邊緣化的狀態,但在現實的環境下,政府組織也不可能為了個人而去作改變,若是把這些問題當作創業的一環去克服,不是更好嗎?願意回來幫助台灣創業,加上又有成功的創業經驗,也不要期盼他不要輕易喪失對台灣的希望。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豆豆娃(Beanie Babies)是一種使用填充物的絨毛玩具,最早是由美國人哈洛德·泰·華納與他在1986年創立的Ty公司發明生產,並且在1995年開始在歐美地區掀起驚人的收藏、交易與炒作旋風。

 

大部分的豆豆娃在剛上市都不到10美元,公司主要的策略依照款式推出限量款,在每家店均有銷售數量的限制,而且會定期的停產某些款式,除了標準商品外,豆豆娃也經常會有一些「紀念版」或甚至配合迪士尼等其他廠商所推出的特殊版本之商品。生產數量有限與計劃性的停產舊有產品策略,帶動起消費者間一股購買、收藏、交換的熱潮,甚至囤貨以便在日後高價出售。

 

 

豆豆娃的風潮有幾大特色

 
  • 獨特性: 豆豆娃有一個重要的設計特徵在於它的標籤,它有標籤頁在頭上,最早豆豆娃是當作禮物使用,所以標籤頁有 to and from的空白讓你可以填入贈禮資訊,再來標籤包含4行跟豆豆娃有關連的四行詩,還有豆豆娃的生日,這一切的作法都使消費者感覺手中的豆豆娃是獨一無二的收藏款。
  • 稀少性:限量版的噱頭,增加它的吸引力 
  • 可得性:剛上市時只能在限定的商店作購買
  • 話題性:定期宣布停產及跟新合作配合廠商發行限量紀念款

 

由於豆豆娃的收藏人口與交易量都非常驚人,甚至在熱潮期間,eBay1成以上的業績營收都來自豆豆娃的交易,之前也常有上萬筆的拍賣在線上,而現在在網路上也可以看到許多人在詢問他們手上豆豆娃的交易價值。所以這種特殊的現象被大眾認為是一種泡沫經濟的實例,如同史上最早的泡沫鬱金香,數量少,民眾有需求,加上培育時間長,都引發了狂熱的投資熱潮。


所以泡沫經濟的元素,獨特性、稀少性、可得性及話題性都在這個填充玩具上實現了,最後加上要有人潮願意去炒作,才有辦法形成市場,現在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區塊鏈的風潮,即使有實用上的可行性,最熱門的重點還是漲跌帶給人的實質感受,不管是實體的填充玩具或是虛擬的貨幣,只有人為造市才能創造出下一個風口上的豬,在幣圈已超越狂熱的同時,下個泡沫經濟的爆點在哪??


如果有人對鬱金香泡沫有興趣,有桌遊推出同名遊戲可以嘗試看看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的新聞重點都在Costco上,它如何用強大的成本控管、議價能力優勢,提供低價的產品給消費者。大家比較不熟悉的ALDI是德國的牌子,目前沒有進來台灣,但是它的價格可以殺到更低,讓其它的量販業者不得不跟上。甚至都要逼Walmart一同降價,除了大部份量販店的庫存管理系統外,它的主要降低成本的方式有以下幾點

 

  • 9成以上是自有品牌,有非常好的名聲,就是CP值高的代表
  • 精選品項數,每個品項只有2-3個產品,可以大量購買,降低成本
  • 門市空間不大,大約4-5個走道的寬度,由於位置小,更可以靈活挑選地點,接近潛在的消費者
  • 販售的商品箱上會印上多個或大尺寸的條碼,可加速刷條碼的速度
  • 收銀員在結完帳後不會幫忙裝袋,而是再度放到購物車,消費者需推車到打包區自已裝箱,加速結帳速度
  • 營業時間早上9點到晚上9點,非24小時營業,降低人力成本
  • 上架商品時不拆箱,直接把裝著產品的紙箱放到貨架,打開就可以銷售,節省工作人員擺放產品的時間
  • 店內不放音樂,節省版權的費用
  • 大多數門店沒有公開電話號碼,因為不希望員工花太多時間接電話

 

 

「奧樂齊」是「Aldi」在中國的中文名稱,主打「高端」,「進口精選產品」,目標群體為中國中高收入人群,所以同樣商品價格遠高於德國同類型產品。但在進入中國之前,Aldi走低價路線,而在中國卻是瞄準中高端消費者,應該是要打造出不同於一般陸製低價商品的差異化,但這跟它一般消費者的認知有相當大的落差,雖然主打源自德國,與產自德國的意義完全不相同,而且既然它主打中高收入群,這群人就應該有上網找尋資訊的能力,一是讓消費者對品牌印象模糊,二是消費者對產品品質會有更高的要求,目前爆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即是一例,對於國際型企業在各地作客製化的營運,是否合適 ,在目前相當多國際品牌水土不服的情形下,端看後續的發展如何。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蜘蛛人離開漫威宇宙之際,兩大巨頭迪士尼及索尼影業的紛爭也浮上檯面,迪士尼從多角經營卡通、動畫、主題樂園的方向,一路藉由併購其它媒體公司的方式,慢慢擴大自已的影響範園,迄今迪士尼目前擁有的IP數量已遠超過其它娛樂影業,以下整理歷年迪士尼的併購史,看它如何一步步擴張自已的媒體帝國。

 

1993年 

收購米高梅,它旗下有追殺比爾、英倫情人等低成本藝術電影,但易手後成績大不如前,迪士尼於2010年拋售。 

 

1995年 

19億美元收購Capital Cites,Capital Cities擁有ABC頻道及ESPN,本案當時成了娛樂界最大的併購案。

 

2006年 

74億美元收購皮克斯,在當時迪士尼很久都沒有打造出好的內容,而皮克斯以創意取勝,但在經營及發行上卻不是它的強項,此次的合作達成雙贏局面,賈伯斯也成為迪士尼最大的個人股東。

 

2009年 

40億美元收購漫威,在2008年漫威已藉由鋼鐵人獲得成功,可是大眾仍懷疑像夜魔俠這類角色改編成漫畫卻慘敗,但迪士尼仍舊為了漫威的巨大IP價值,同時為了開拓男孩市場,決定這場併購案,迪士尼的公主市場已經奠定紮實的基礎,所以美國男孩熱愛的漫畫英雄_____收購漫威可以彌補這項缺點。

 

2012年 

40.5億美元收購盧卡斯影業,主要是「星戰」系列可在品牌、電影、電視、周邊玩具及主題公園方面獲益,在2020年以前,會有5部「星戰」電影上市,而加州和佛羅里達州的迪士尼樂園也有開設星戰遊樂設施的規劃,喬治盧卡斯也變成繼賈伯斯迪士尼第二大個人股東 

 

2019年 

713億美元收購福斯,迪士尼擁有福斯的電影製片廠、國家地理頻道及網路媒體串流商Hulu 的持股等。包含「阿凡達」、「鐵達尼號」等經典大片的所有權外, 還有辛普森家族這些知名電視節目。而除了 SONY 手上的「蜘蛛人」外,漫威所有超級英雄皆回到迪士尼手中,包括「X戰警」、「死侍」。

 

 

一連串的收購案讓迪士尼變的更強大,並利用收購案一步步截長補短,強化自身的優點,逐漸完整了產業的生態鏈,最新的併購案除了IP更多元外,更吸引人注意的是原先所持有的影音串流平台Hulu股份,合併案後提昇到六成,目前用戶使用媒體的習慣已被Netflix改變,Netflix全球用戶數已經超過1億人以上,這些現象都在強迫迪士尼轉型,同時強化串流媒體事業,雖然併購後形成5強鼎立的局面,包含迪士尼、華納兄弟、索尼、環球、派拉蒙,但串流事業所帶來的新生態是否會影響到產業界的重組,值得後續進一步的觀察。

文章標籤

西莉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